当前,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已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样的时代,要求职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的综合从业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代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培养是关键的一环,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与教学内容传授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培养上有一定独到的作用,而以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专业能力之外的关键能力培养起的作用微之甚微。为促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展现其工作能力,使其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中职学校应不断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项目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职业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在教材选用、教学环境、学习方法、评价方法等教学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要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就我校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做一总结性论述,促进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一、项目设置及时间安排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或完成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过程,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根据市场调研及企业需求,以及课程目标所涉及的主要知识技能,我们将整个课程设置成七个项目,实施时间以工作日为单位,具体内容如下:(http://www.ahzcj.gov.cn/News_List.asp?ID=49622)
二、项目教学的实施环境
我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程在2007年开始引入项目教学法,上课班级人数一般在30至50之间,上课地点在专业教室,上课时间一般为每周一天连续。由于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对IT职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在专业教室根据学生人数放置台式计算机,通常计算机和学生的比例为1:3,布置成专业工作室形式。同时专业教室安装有校园网络的接口,通过一台24口交换机,所有电脑均能接入校园网和INTERNET。在上课期间,学生完全拥有这些机器的使用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变其放置位置。
在能力训练课上,学生将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室将成为学生们的工作室、办公室,学生将转变为员工角色,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转变为职工的实际工作活动,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受每节课45分钟的限制,在一天的时间里,学生可根据任务的进程自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能力训练课上,教师将转变成老板或上级领导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安排工作任务,检查工作进度和评价工作成果。
三、项目教学的教材
目前中职类计算机教材数不胜数,其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多能与当前工作中对此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同步,但适合进行项目教学的项目课程教材不多。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传统订购的单一教材不能满足知识更新的需要。因此,我校在实施项目教学的班级一般不再统一课本,而是由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书,学生根据项目的需要,组内自行到书店挑选相关书籍或从校图书馆借阅书籍,或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电子教材,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手中的教材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以满足项目教学对知识的灵活性、多样性、及时性的要求。
四、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必须结合其他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如“引导课文法”、“张帖板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自学指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项目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引导课文法为主体框架,在引导课文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有目的的采用了其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引导课文法”就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它是项目教学法的推广与延伸。
引导课文法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引导课文法的教学过程分为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控制、评定六个教学环节,故又称“六步法”。
引导课文的形式,决定着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和教材等。不同职业领域、不同专业所采用的引导课文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包括任务描述、引导问题、学习目标、质量控制、工具需求表、材料需求表、时间计划、专业信息、辅导性说明等内容。
在我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的项目教学中,教师通过下发项目任务书作为引导课文,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任务描述、引导问题、项目目标、时间计划、评价标准、参考资料。
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组内讨论共同制订工作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实行一种“一查二看三践”的“三人共同学习法”。
首先,该学习方法要求实施项目教学的班级按三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配备一台电脑。
其次,该方法包括三种角色,一是电脑操作者(实践),二是旁观辅助者(看),三是资料查找技术支持者(查),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三种角色可在三人间轮换。
最后,该方法强调“共同”学习,即无论是查、看还是操作目标都是一致的,结果要同一个项目成果上体现的。
五、评价方法
传统的考核形式单一,考核内容过于依赖于教材,考试命题趋向简单标准化,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积累。我们在考核时以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形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我们在评价时主要了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模拟工作评价三种评价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过程评价:包括学习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参与项目完成的积极程度,在解决问题时的贡献大小和在完成项目时负责部分的工作量大小,以及相互配合的密切程度,分工合理性等。
2、成果评价:考核时采用的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3、模拟工作评价:指在项目实践完成后,由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用相似内容模拟现实工作情境,按照项目任务书上的评价标准,由小组每一成员逐个进行过关考核的评价方法。
通过一学多的项目教学的实施,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使学生在综合从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使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获得了充分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学生在学期末的评教活动中普遍对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课程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值得在中职专业教育中推广的教学方法。